网站菜单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

作者:KnowYourself

来源:知乎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

看到这道题,我想到的第一个人是最近正在追的美剧《心灵猎人(mind hunter)》中的主角霍尔登。他本是一个一心想要接近黑暗、瓦解黑暗的“屠龙少年”,却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被黑暗同化、吞噬。

这个剧集还没有完结,所以霍尔登有没有真的变成严格意义上的“恶龙”依然未可知,但故事进行到现在为止可以确定的是,他在与“恶龙”的搏斗中已经深深地沾染了恶的气息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

人为了什么才会去犯罪?

霍尔登·福特(乔纳森·格罗夫 饰)是美国 70 年代的一位人质谈判专家。他自我要求严格,在一次与持枪劫匪的谈判中,他自感工作不到位,没发挥作用,有些意志消沉,领导便将他调到教学岗位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

霍尔登对此事耿耿于怀,是因为劫匪说自己是隐形人,不知为何说着说着就饮弹自尽。霍尔登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理解当下罪犯的想法。以前发生凶杀案,警察会调查被害者的情人和竞争对手。人们觉得,犯罪不是为情为爱,就是为钱为利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3

这些年出现很多离奇案件,犯罪的动机不再是一己私利,在陌生人之间也会发生暴力犯罪。人们想不通,只能认为这些罪犯是天生的恶魔。当犯罪动机变得越来越模糊,警察和谈判专家就越难开展工作。霍尔登就这样被困惑着,他想寻求改变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4

霍尔登决定重返大学进修,学习最新的犯罪心理学的知识,后来又遇到同事比尔。比尔身在行为科学小组,负责将先进知识讲授给各地的基层警察,与他们互动,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。霍尔登被这样的工作吸引,既能接触理论,又能深入实践,他决定加入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5

当霍尔登和比尔四处奔波,霍尔登想到那些被关押的凶残罪犯。这些人犯下匪夷所思的残酷罪行,被抓住后很少有人再过问。要是能明白他们的真实想法,从中总结一些经验,肯定会对侦探工作有巨大帮助。霍尔登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尝试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6

与杀人狂约谈,无疑是疯狂可怕的事。霍尔登的举动很快就被领导知道,他根本无法理解。领导觉得,这是一种不理智的同情行为。霍尔登继续争辩几句,领导恼羞成怒,说要将他开除。比尔挺身而出,据理力争,将领导说服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7

之后,比尔和霍尔登在出差时有了固定的时间开展访谈工作,他们将慢慢走入那些变态杀手们的内心世界。在那令人恐怖的黑暗中,是否存在霍尔登想象的那把能打开犯罪心理学新世界的钥匙?

走进最黑暗的夜色,投下一束光

从罪犯们口中获得想要的信息非常困难,霍尔登必须克服面对杀人狂时的紧张和害怕,装作胸有成竹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8

罪犯们不会主动谈论罪行,有些人狡猾善变,懂得伪装和控制,如何让他们开口,如何从虚虚实实的叙述里分辨真伪,这对霍尔登和比尔来说是艰巨的挑战。霍尔登从女友那里学到一些沟通技巧,他一次次尝试和总结,再加上比尔多年的工作经验,他们的工作越来越明朗,对这群可怕罪犯们有了新认识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9

有些罪犯和想象中穷凶极恶的形象完全不符,比如一位连环杀手艾德·坎伯,他 15 岁杀死祖父母,被关进精神病院,6 年后出来又杀死母亲和几名女子,手段残忍。霍尔登与他聊天才发现,艾德性格开朗,随和友善,体贴他人,根本无法将他与犯下的罪行联系在一起,在犯罪经历之外,艾德还有非常普通的人生。这完全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0

霍尔登和比尔将犯罪行为可分为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两种。无组织的犯罪,指的是罪犯事先没有计划,犯罪只是临时起意,时间、地点、对象都没有经过安排,这样的罪犯往往有偏执狂、精神分裂症等倾向,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与常人不同,容易被识别。而有组织的犯罪者隐蔽性很强,他们拥有周密的计划,对受害者进行了挑选,日常表现却和常人无异。

杀人者们往往缺乏同理心,对他人生命的价值缺乏足够感知,他们大多都有过早期创伤经历,遭受过精神或肉体上的虐待和伤害。他们会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,自己的行为只是别人和社会“调教”出来的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1

这样的认识和社会学中的标签理论非常相似。无论是社会规定还是个人认知,我们都会对行为进行分类,有些是正常的、合法的,有些是越轨的、不被允许的。一旦有人越轨,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人贴标签,被认定为怪人、无赖或骗子等。标签化对人的自我形象的塑造有很大影响。一个人若是被贴上越轨的标签,他很容易就陷入周围的敌意。慢慢地,这会迫使他与其他越轨者为伍,以越轨者自居,按照标签下的行为模式生活,最后真的成为了被标签形容的人。

就像杀人犯艾德所讲述的,在父母离异后,他跟母亲一起生活,母亲对父亲的恨意转移到他身上,从小被母亲蔑视、羞辱,被认为是个内心阴郁的无能孩子,害怕他以后成为杀人犯。他在狱中总结人生时,觉得自己是被母亲调教出来的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2

面对犯下的罪行,杀人狂很少感到悔恨,反而觉得自己的残忍行为是一种使命。他们觉得自己是这残酷世界的无助的受害者,内心充满愤怒,想要报复社会。他们将自己孤身与“邪恶社会”抗争的行为,视为艰难沉重但又意义非凡的使命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3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4

霍尔登还发现,在杀人者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中,往往存在逐渐升级的替换行为。艾德在很小时候开始肢解玩偶,随后演变成对小猫小狗的杀害,接着在心里想象对活人进行残害,最后付诸行动。艾德很少与女孩正常接触,在这方面不断遭到母亲的侮辱,导致他在情感联系上变得无能。他对此想到一种替代方式,杀害女人,从而与她们建立关系。

随着霍尔登和比尔对这些罪犯们了解地更多,他们开始帮助地方警察侦探那些毫无头绪的案件:一位老大大在自家后院遭到袭击,被猥亵,没发生强奸,财物没丢失,家中的小狗被杀。这位老人很善良,在社区受到尊重,没有仇家,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如此遭遇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5

证据不多,很难破案,霍尔登和比尔推测,这是一个变态杀人犯的最初行动。果不其然,一段时间后又有一位老太太遇害,同样被猥亵而没发生强奸,她的狗被剖肠破肚,比上次更残忍。霍尔登利用之前从访谈中获得的知识,根据遇害者的性别、年龄和犯罪方式等其中信息,推测凶手的特征,让警察开始盘查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6

他们找到怀疑对象,在对他的盘查中发现了真相。犯罪年纪较大,敏感多疑,仍和母亲一起生活,时常遭到母亲的语言侮辱和控制,但他生活能力差,又无法离开母亲。当他对母亲的愤怒超出理智控制,他想到通过伤害年纪相仿的老妇人发泄,获得控制感。

霍尔登和比尔这样的推理过程已成为现实中侦探的重要方式,被称为犯罪侧写,或犯罪画像(Criminal Profiling),根据罪犯留下的痕迹推断其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,进一步推断心理特征和可能的行为特征,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,为审讯提供策略。

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7

这样的结果让霍尔登和比尔非常振奋,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,就像霍尔登在警局的庆祝会上说的那样,他们要齐心协力,继续前行,走入最黑暗的夜色,在其中投下一束光。

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必将回应凝视

其实,霍尔登最初萌生访谈杀人狂的想法时,比尔有些反对。他看到霍尔登被那片无人探索的黑暗所吸引时,有了本能式的排斥:如果我们能理解失常行为,我们可能也会变成变态了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8

霍尔登的执着和勇敢感染了比尔,比尔才放下担忧。然而,比尔当初的考虑并不是多虑,随着与罪犯们越来越频繁地接触,霍尔登确实在逐渐地变化着,小到生活细节,大到个人性情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19

霍尔登时常出差,和女友相处的时间不多。回来以后,他也一直说工作,这让两人的关系越发疏远。在处理一宗因感情猜疑而起的杀人案时,霍尔登变得疑心很重,带着偏见的语气询问女友的性经历,怀疑女友开始背叛自己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0

霍尔登将遇到的一切可疑之处进行放大。他听闻一位小学校长喜欢挠学生的脚,开始调查。校长说,他这么做是为了增进与学生们的关系,团结集体。对这种有争议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,警察只能袖手旁观。霍尔登想起访谈过的恋足癖罪犯,他非常担心,但也没查出什么结果。没想到的是,他的调查让教育局对这位校长产生怀疑,将其开除,彻底毁了这位校长的生活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1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2

这样的多疑也反映出霍尔登逐渐增长的狂妄心理。比尔觉得访谈工作像黑洞,身不由己地被吸入其中,他难以维持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,决定暂时退出访谈,做点其他工作。听到这个决定,霍尔登竟讽刺比尔是没用的娘炮。当自己不合规定的工作被领导批评,他甚至用自己的功劳顶撞领导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3

利用访谈结果,霍尔登破获两桩疑难案件,对工作投入更大精力,他做出了更多大胆的行为。霍尔登最初用一些物品或捏造的话题进行套话,现在他与杀人犯分享自己真实的私密经验。他觉得这样对话更自然,更能让罪犯们放下戒心,深入交流。在比尔看来,这显然是越界行为,非常危险。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4

不仅如此,霍尔登开始用杀人犯的心理与其对话。他遇上不愿开口的罪犯,没什么进展,他突然说出几句爆粗口的脏话,让杀人犯颇为惊讶。这些话对人非常不尊重,将人视为玩物,和杀人犯的想法一致。这些话起到了效果,霍尔登在随后的工作中多次这样。只是他讲得太过逼真,以至于难以分辨究竟是套话的技巧,还是说出隐藏在他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
霍尔登的变化,使他和女友的关系决裂,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变得紧张,他擅自更改录音材料遭到调查局的审查。这一切将他推入孤独的境地。他不知道自己该找谁倾诉烦闷。这时,医院打来电话,说艾德·坎伯自残正在就医,而霍尔登被他写成自己的医疗代理人。

要不要去?当初霍尔登对比尔说,这些罪犯只是自己利用的资源,不会与他们有情感上的任何联系。犹豫一阵之后,霍尔登决定探望他的这位初次采访者。艾德依然友善,态度温和,但在医护人员暂时离开后,他突然站起,封住霍尔登的去路,威胁着说自己可以杀了他。艾德还抛出一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要来?”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5有哪些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例子?的照片 - 26

霍尔登浑身战栗,只是轻微摇头。艾德走上前,拥抱了霍尔登。霍尔登惊恐挣脱,奔出病房,因过度紧张瘫倒在走廊里。

霍尔登的变化很容易让人想到那段著名的话:“与恶龙缠斗过久,自身亦成为恶龙;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将回以凝视。”

当初他只是想利用那些杀人狂,从理解他们的想法获得侦探的新方向,以为自己能置身事外,完全摆脱负面思维的影响。然而,为了让采访更加顺利,霍尔登尝试与杀人犯们共情,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遭遇,想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,想要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,探知他们的真实想法。

共情,能够消除两个人之间的疑虑和对峙心理,增进人际关系。这也是人们反复强调共情能力的原因。共情的过程,或多或少也拥有情感上的同化作用,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对方的想法和情感带入自身。短时间的共情一般不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性格和观念,它更多充当着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,而长时间的共情很容易就让人发生同化。

同化不一定是坏事,在教育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,只是霍尔登的工作让他长期与杀人犯同情,无形之中变得偏执、狂妄、多疑。这样的结果不是难以避免的,比尔对共情的界限有着更敏感的识别,当他意识到自己被吸纳其中,他选择暂时离开,调整状态。而霍尔登沉迷在成功的喜悦里,被冲昏了头脑。

与黑暗为伍、与黑暗作战,是永恒的复杂命题。在这部剧出现之前,我也是《犯罪心理》的粉丝。相对来说这部剧的节奏更复杂,剧情叙述更真实。

但我一直记得《犯罪心理》中的一段论述:有时候,为了战胜黑暗,我们不得不靠近黑暗、理解黑暗,这个过程中,有时我们会被黑暗浸染。有时候,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深入了黑暗,你完全能够理解那些人的所思所想,你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变成了他们。“屠龙的少年因为与恶龙相处太久,自己也变成了恶龙。”

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,因为创伤,因为曾经被恶魔伤害,而离黑暗很近。这些人中的一些,因此自己也变成了恶魔。但另一些人,却因为理解什么是黑暗,而变成了最擅长战胜恶魔的战士。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曾经被恶魔伤害,却可以选择成为战士。

我已经做出了我的选择。因为经历过黑暗,我将永不妥协于黑暗。

你呢?

显示评论 (0)

文章评论

相关推荐

世态炎凉,洁身自好?

你第一次被叫家长是为什么? 小学不好好值日,被老师罚当劳动委员,希望我能通过经历劳动管理的不易而有所改变。当了劳动委员的我扯着大旗,在瓢泼大雨的某天带着全班小朋友给校园义务扫水。大家淋着雨拿着拖把扫把…